时间:2023-05-10 17:15:27 | 浏览:14
作者:麦克斯
最近,成龙新片的一个花絮引起大家的关注。
镜头里,成龙骑的马打滑了一下,导致他重重摔在地上。
本就声音嘈杂的视频里,身体“砰”地一下重重摔在地上的声音仍旧异常响亮。
但被扶起来的成龙只是笑着表示自己没事。
镜头外的导演感叹道怎么可能没事,他说成龙这个岁数还能这么拼,真的很了不起。
是的,成龙已经68岁了。但新片里,他骑马、耍刀、玩棍、甚至一打多的动作戏,一个没落。
为了拍这部戏,仅二十天里,成龙就用了半年量的封闭针。
李连杰曾经说:成龙是超人,他真的从三楼跳下摔在马路上。
作为观众的我们也相信他是超人,我们都见证过他飞檐走壁、上山下海。
但我们忘了,超人也会老。
68岁的成龙,好像也不行了。
有粉丝特地总结过成龙身上的伤,几乎一部戏一个“勋章”。
对于成龙来说,受伤再正常不过。要知道,当初他进入这一行的投名状可是“不要命”。
1961年,7岁的成龙拜于占元为师。入行规矩,进门要签生死签,师父对徒弟有生杀大权,打死毋论。
打那时起,成龙就开始了早上5点起床,晚上12点休息,每天长达19个小时的残酷训练。
1971年,一个功夫巨星以一部片子轰动了整个香港影坛。他叫李小龙,那部片子叫《唐山大兄》。
从此,动作电影告别了戏剧化不重实战的动作表演,进入了拳拳到肉的真功夫时代。
那也是香港武师们的黄金时代。
他们的创意在这一时期肆意迸发,今天跳坦克,明天跳雪山。
他们的胆量也在这一时期无限膨胀,今天有人从飞机跳进深海,明天就有人从楼上跳进火场。
只要死不了就往死里拍,这时的香港动作电影迷人得像一朵罂粟花,而成龙就是其中最狂野生长的代表。
成名前的成龙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他演过死人,被火烧过,也当过一直被打的武替。
在李小龙的《精武门》里,他给那个日本馆长当替身,被李小龙饰演的陈真足足踢飞三次。
娱乐圈里,很多人都是成名前遍体鳞伤,成名后苦尽甘来。
成龙偏偏“反其道而行”,成名后,成龙的“自虐”更狠了。
《红番区》里,开拍前脚上还带着石膏的成龙在没有任何防护和替身的情况下,从30米高的大楼上直接完成惊天一跳。
《A计划》里,他上演了著名的“钟楼跳”,从15米的高楼往下跳,没有任何垫子和威亚,唯一的缓冲道具就是他跳楼时接连撞破的两片布。
《警察故事》里,他更是尝试了“谁做谁死的”跳灯,握着全是带电的彩灯钢管从四楼跳下去。
用现在的话来说,成龙拍戏,主打的就是一个“不要命”。
他在自传里说:我拍戏的时候,没想过我为什么要跳这个楼,为什么要跳那个桥,即使知道跳下去会断手断脚,也还是会义无反顾地跳。
这就是成龙的无畏,不过不是“无知而无畏”,是“明知却无畏”。
但也正是这份无畏,让成龙在当初个人才济济的香港搏出一片天;也正是全行业的这份无畏,让中国动作电影在那个技术和资金都不足的情况下也能跟好莱坞一较高下。
毕竟,他们都“不要命”了,还能输给谁?
“不要命”就这么成了成龙最大的标签,连刘德华都在《天下无贼》里调侃了一下:我又不是成龙,有一百条命。
但如果真的以为成龙就是靠不要命搏出位,那恰恰是对成龙最大的误解。
成龙身上最可贵的绝不仅是“敢拼”,更在于“敢想”“敢创造”。
前面提到了,1971年李小龙凭借《唐山大兄》开创了香港动作电影的新时代。
但这其实也无异于埋下了一个炸弹,毕竟“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珠玉已经在前,后来的要怎么居上?
还没等香港的电影人们想明白这个问题,两年后李小龙猝就突然离世了,埋下的那颗炸弹也炸了。
仅仅三年时间,香港动作电影就经历了过山车般的起落,刚冲向顶峰,就失控般直接朝着悬崖狂奔而去。
这岂止是绝望可以形容的。
李小龙逝世的那几年,香港影业转向了文艺片,失业的成龙也跑去澳大利亚当水泥工。
1976年,香港动作电影的从业者们还在寻找出路,成龙也重新回到香港。
曾经为李小龙拍了《唐山大兄》《精武门》等电影的导演罗维找到成龙,他要拍《新精武门》,要把他捧成第二个李小龙。
可是,成龙拍得很痛苦,最后出来的票房也很差,这让他意识到自己不可能当第二个李小龙,他只能做自己的成龙。
成龙开始决定:一切都和李小龙反着来。
李小龙踢高的,他就踢低的;李小龙严肃刚正,他就嬉笑打闹;李小龙喜欢吼叫,他就喜欢扮鬼脸;李小龙是个大英雄,他就专演普通人……
这次他赢了。
1978年,《蛇形刁手》横空出世,片中成龙不但保留了李小龙硬桥硬马的真功夫,还融入了诙谐幽默的动作设计。
这种形式让观众耳目一新,票房不但席卷香港,更是冲向日本和东南亚,成绩直追李小龙。
功夫喜剧片一战成名!动作电影迎来又一个黄金期!
除了开创了功夫喜剧,成龙对动作电影的创新也影响至今。
早期的动作片一打一的场景尚且还好,但一到群殴的场景就有些尴尬,坏人们打斗时往往还得排队,等主角打完前一个再上去。
成龙觉得这样很假,他别开生面地设计了“配合式围殴”,开拍前跟群演一遍遍过戏,安排每一秒的动作,这让群斗的场景一下子紧张刺激了起来。
成龙还发明了一个快速摔倒器。
动作电影里常常会有人被踢倒的动作,但呈现在电影里却因为缺乏力量和速度没有冲击感。
成龙于是将威亚固定在演员的脚后跟,这样当演员被踢到的同时,再由工作人员配合拉动,迅速将其拽倒,呈现的画面就非常具有视觉效果。
成龙还巧妙地用鱼线和牙签固定提前劈好的凳子,拍戏的时候,演员就可以准确控制凳子什么时候散架,而不是一抡起来还没砸就散了。
除此之外的绝妙设计实在还有太多。
我们看到的都只有银幕前的成龙,他敢打敢拼敢玩命,他是功夫之王。
但银幕之外,他同样懂剪辑、懂设计、懂导演。
香港电影能够有一个成龙,何其有幸。
但香港那个时代很幸运,它有的不仅是一个成龙。
即便单论动作电影的突出者,也足够让人眼花缭乱。
功夫皇帝李连杰,《少林寺》《黄飞鸿》《方世玉》各个堪称经典,儒雅的形象,不凡的身手,一路从香港打到了好莱坞。
女侠杨紫琼,早在2000年就能通过一部《卧虎藏龙》让世界见证中国武侠的魅力。
大哥大洪金宝,比起成龙,他其实更早地尝试了用诙谐有趣的打斗来演绎角色,其手下的洪家班更是成为香港动作电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属于这个圈子的符号型人物还有太多,甄子丹、张晋、赵文卓、谢霆锋……等等,甚至连吴京都曾经是其中的一员。
那实在是一帮太值得欣赏的演员,正如那实在是一个太值得让人艳羡的时代。
然而这都已经成了过去。
李连杰早已退圈;
不久前拿下奥斯卡的杨紫琼,她的舞台早就不在香港;
洪金宝刚在亚洲电影节上拿下终身成就奖,领奖时他调侃自己已经一大把年纪了,再练功也不行了,是不是应该弃武从文。
而离现在最近的一部值得称道的香港动作电影,还是2019年拍的《怒火重案》,但片子的导演兼编剧陈木胜还没来得及等影片上线,便已经去世,他也曾是《宝贝计划》《男儿本色》《扫毒》等电影的导演。至于该电影的主角谢霆锋,他被称为成龙接班人,但他现在好像更愿意当一名厨子,相对其他人来说还算年轻的他,也已经42岁了。
香港动作电影不再耀眼,票房传说也早已破灭,即便再出新作,大多都难逃烂片的魔咒。
曾经的诸神之战,如今真的星光黯淡。
在第四届成龙国际电影节上,闭幕式上成家班表演了节目《我是动作人》,道尽了动作替身演员的辛酸,镜头扫至台下,洪金宝满面严肃,而成龙已经悄然落泪。
那是他们曾经的苦难,也是他们曾经的青春和辉煌。
真要说,不行了的岂止是成龙,整个行业都已经一去不复返。
但至少他们给我们带来过太多的惊喜和回忆,甚至在我们踌躇和低谷的时候,也借给我们力量。
而作为观众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学会怀念和告别。
目前的影市正处于冰点,中国电影人还在创作吗?答案是:当然。在日前结束的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阿里影业、猫眼电影和万达影业共介绍了41部国产新片,几乎云集了中国电影的“大半壁江山”,其中不乏已经定档的电影,中国电影票房明年能否迎来辉煌,可以说
福建日报讯(记者 林泽贵)11日下午,2022年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暨第3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活动“不负热爱”岁末雅集在厦门举行,现场推介16部国产新片。来自不同电影的主创主演及诸多影视行业从业者,现场交流影片创作背后的心路历程,并表达聚力
于姓出自姬姓,得姓始祖为邘叔姬诞。西周初年,周武王之子姬诞获封于邘国,后来邘叔的部分子孙就以于为氏。于姓出过很多官员,大都勤俭廉明,清朝的于成龙更是被喻为大清第一清官。于成龙是清初名臣,他清政廉洁,且官阶越高,越清操苦节。他当直隶总督返乡葬
九曲黄河十八弯,古老先民闯河关,羊皮筏子就是一带一路上的千年古“船”。羊皮筏子古称“革船”,是黄河中上游古代先民发明的水上工具,大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电影《绝地逃亡》中,成龙也用上了这种“原生态”的交通工具。羊皮筏子体积小而轻,吃水浅
图文/养鱼老道 原创记得我开鱼店的时候碰到了一个乐事,有两位朋友看好了蓝曼龙鱼,其中一位就指着小鱼问我:老板,这叫什么鱼?我当然如实的回答,叫做曼龙鱼,因为鱼缸里还有黄曼龙,我没有过多解释。然后这哥们可能是没听清前面的那个曼字,就回头对他的
关注养鱼老道,关注更多观赏鱼实践知识,让我们简单养水、轻松养鱼!养鱼老道常说饲养观赏鱼的养功,其实是功夫在内不在外,这个意思就是说,很多饲养观赏鱼的问题,并不是单单一个只要过滤或者水质搞定了,那就可以万事大吉了,更为重要的往往是我们对于自己
90年代甚至00年代的香港娱乐圈可以说是我国娱乐圈以来最高光的时刻,不仅对内地有很大的影响力,那时的一些香港明星都火到了国外。但很多有名气的明星却十分低调,也不喜欢表现出高姿态,比如这位买菜刘先生。想扒一下周星驰、黎明等等这些最深受观众喜爱
时下正值暑假期间,不过对于迎来假期的广大中小学生来说,却没有多少玩耍时间,反而比上学时更加忙碌,每天被各种培训班压得喘不过气来。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利用暑假给孩子报特长班,或者文化课提升班。刚刚结束假期的孩子来不
近日,在成龙的新专辑发布会上,出现了65岁成龙和58岁周华健的罕见同框照片。网友们大呼满满的回忆杀,这两个分别代表着上世纪歌坛和影坛的天王级人物,占据了很多人小时候的回忆。合照中两人都笑得很灿烂,周华健搂着成龙大哥的肩膀,对着镜头双手比着大
周杰伦一连七场的香港演唱会终于顺利开锣。之所以用了“终于”两字,是因为这场演唱会真的是波折重重,历时了三年半才在香港上演。周杰伦的这场演唱会属于“嘉年华”系列演唱会,这个系列的演唱会始于2019年就拉开了序幕,香港场次的演出一开始就被排在了